6/12/2011

傳揚雜誌六月號Vol.42 2011 成功的短宣

http://magazine.efccc.org/ArticleDetail.aspx?DocID=3499

平安地出去,平安地回來

作者:謝文郁

短宣的意思是短期出去宣教。對於福音派基督徒來說,宣教等於傳福音,即:把自己在神裡的經歷和從神那裡的領受,通過自己的言行向他人作見證。不過,有些人尚未體驗到神在自己身上的帶領,就急忙出去短宣。他有許多理由去,比如,短宣的目的地——那是他沒有去過的地方;身邊的朋友——和他們在一起就有樂趣;或是純粹去體驗一下陌生地的生活等等。這種生硬的傳道不但不可能傳揚福音,反而會讓人因他而對福音產生反感。這樣的人最好不要去短宣。


選擇好人家

分享見證是短宣的主要工作。

我們來看看,耶穌在差遣門徒出去短宣時,是如何教導門徒的。門徒在跟隨耶穌一段時間之後,聆聽耶穌教導,目睹耶穌作為,深深感受到並因此相信耶穌的基督身份。眼看著門徒的信心開始建立,儘管仍然很小,耶穌就開始派遣他們出去短宣。耶穌要求他們只需手持一根棍,腳穿一雙鞋,不帶錢,不帶食物,不帶多餘衣服,甚至不帶口袋(做儲備用)。不過,在到一個村子之前,他們需要打聽那裡的基本情況,並選擇好人家,住在那裡,直到離開。耶穌對門徒說:「進他家裡去,要請他的安。」(太十12)門徒按照耶穌的指示,在短宣中治病趕鬼,讓死人復活,宣告神的國度。他們的信心在短宣中大大提升。

出去短宣,按照耶穌的吩咐,首先要找到「好人家」。通常,教會在安排短宣時都會先和目的地的教會聯繫,希望對方出面接待並安排活動。有了落腳點,做起事情來當然方便很多。我們知道,耶穌派遣門徒出門短宣時沒有這樣的落腳點。門徒必須自己去找這樣的「好人家」。這個「好人家」是什麼樣的人家?人都只能按照自己的善惡標準作判斷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好壞標準(個人的善);一群人或一個民族長期生活在一起,日積月累就會形成一套大家都認同標準(共同的善)。一般來說,這裡的「好人家」是根據大家共同的標準而給出的判斷。當然,這樣的「好人家」並不一定是神所揀選的羊。儘管如此,耶穌還是要求門徒在進入村子之前打聽一下這個村子的「好人家」,並且在進門的時候問他的安。


分享屬天的平安
短宣的主要工作就是向人問安。短宣隊到了目的地,事先聯繫好的當地教會或團契就會出面接待。弟兄姐妹見面時就會心照不宣地彼此問候問安,分享見證。但是,我們還是要出去問安,即:出去傳講福音。我們要告訴那些福音朋友,說:「耶穌愛你!」我們的目的很清楚,就是讓他們認識耶穌,歸到耶穌名下。這便是耶穌要門徒做的事──問安;這個平安就是耶穌的愛,是從神而來的平安,是屬天的平安。當然,你先經歷過這屬天的平安並擁有了,然後才能分享並讓他人感受到你的平安。如果你自己沒有平安,你就無法向人問安。因此,問安是祈求把神所賜予的平安分享給這人。
問安當然不是簡單地說幾句好話而已。我們是要把屬天的平安分享給對方。這屬天平安是我們在經歷神的同在時領受的。人在什麼時候會感到平安呢?一般來說,當自己想要的東西都得到滿足,而且事情發展都符合自己的期望之時,他就會有安全感。這是一種屬世的平安。平安意味著自己的生活尚未失控。一旦出現意外,生活失去控制,你就馬上喪失平安,你會為這闖入你生活的意外事件煩躁不安。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,勤勤懇懇地工作,就是為自己明天的生活尋找保障。然而,我們每次認真地面對明天時,我們就會發現,這個明天是充滿不確定的存在,是我們無法控制的存在。因此,我們所追求的屬世平安是不確定的。當我們相信耶穌基督,把主權交給神,讓神來帶領我們的生活時,我們看見,神是這個世界的創造者和主宰,因而也是看顧我們每一位的主。這個時刻,我們會感受到,明天就在神的手中。有了這個信心,我們就擁有了屬天的平安。當我們向人問安時,我們就能夠分享這屬天的平安,對方也能夠感受到我們的平安。


是否領受平安?

耶穌告訴門徒,這屬天的平安並不是人人都能承受的。有人感動而受,有人本能拒絕。耶穌說,如果這家人接受了門徒的問安,這平安就留在這家人身上;如果這家人不接受,這平安就仍然在門徒身上。接受這屬天平安的人是神所揀選的。我們基督徒在傳福音時,常常強調自己傳福音的果效。不時會聽到這樣的誇耀:一次講道,就有多少人決志信主。就人的動機而言,傳福音就是要讓更多的人信主,歸到耶穌名下。多一個人歸到耶穌名下,我們就有多一份喜悅,多一份成就感。神樂意我們喜悅和有成就感,並且和我們一起歡喜快樂。但是,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,使人信主不是人的努力結果,而是神自己的工作。如果僅僅依靠人的動機去傳福音,我們就會很快失去動力,心灰意冷。因此,耶穌把傳福音當作使命給予每位門徒。也就是說,傳福音是基督徒的本份。不管你怎麼想,不傳福音就無法盡基督徒的本份。基督徒如果不把自己從神那裡的領受分享給他人,就無法接受更多的恩典。基督徒是在傳福音中領受恩典的。

讓許多短宣隊員感到沮喪的是,短宣期間沒有多少人信主。當我們把平安分享給人時,人家不領我們的情,拒絕我們的問安。幾天或幾週下來,沒有人在我們的分享中受到感動而決志信主。當然,其中可能有我們自己的原因:我們的語言、交往方式、知識等等,都會影響傳福音的效果。這是我們需要檢討和改進的。不過,這裡也有神的美意。也許,神正是要藉助這種經歷提升我們的靈性。


這就是短宣

短宣對我們來說,重要的不是我們讓多少人信了耶穌,而是我們出去傳了福音。傳福音這個活動本身就是神所喜悅的,我們在傳福音的過程中能夠親身經歷神的同在和帶領。這是最重要的收穫。至於我們的福音對象是否接受我們的問安,那是神自己的工作。所以,耶穌對祂的門徒說,如果那人家不領受他們的問安,不用沮喪。他們只需把腳上的塵土跺掉就行了。耶穌派遣門徒去尋找神為祂揀選的羊,而那些不是祂的羊是不可能明白他們的問安的。其實,耶穌對門徒說的話,都是對我們說的。如果哪位短宣隊員在短宣期間感到一無所成,回到教會後覺得沒有什麼故事可講,那麼,他需要做的事就是,把塵土跺掉,好好想想神為什麼讓他一無所成。這是他和神的關係要進深的關鍵時刻,是他的生命得以更新的關鍵時刻,也是他領受神的祝福的關鍵時刻。

不管我們參加短宣的動機是什麼,有一點是共同的:耶穌差我們去短宣,同時把屬天的平安賜給了我們。平安地出去!平安地回來!這就是短宣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